毕家岗街道把群众的“烦心事”变为“暖心事”

发布时间:2024-03-26 16:11点击数:来源:八公山区人民政府
【字体:

近年来,毕家岗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积累的基础上深化,充分发挥街道综治中心枢纽作用,统筹联动信访接待室、“警网融合室”、“邻里帮帮团”调解室,形成矛盾纠纷调处“铁三角”工作合力,着力打造为民解忧“终点站”。

“几场雨下来,再也没出现往年的漏水现象,多年的难题终于解决了。”家住毕家岗街道上游社区吉利楼的王女士高兴地说。

王女士居住的楼层为吉利楼顶层,由于年久失修,一到下雨天屋顶就渗水,室内的天花板已漏的发霉变黑。这几年,王女士一家一直被房屋漏水困扰着,期间也小修小补过,但都无济于事。王女士只能在雨天无奈地用大大小小的盆接着,这严重影响了王女士一家的正常生活。

吉利楼为商住一体的老旧楼房,除去搬走的几户,剩下的多为老弱病残人员。屋顶漏水成了顶层住户的一块心病。有人找过物业,却被物业告知此楼为无物业管理住房,也有人提出动用房屋公共维修基金维修屋顶的意见,由于征求不到已搬走住户的同意,且程序复杂,也就搁置了下来。大家一时陷入了困境。屋顶漏水到底能找谁解决?王女士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了毕家岗街道信访接待室寻求解决办法。

群众有呼声,街道有回声。毕家岗街道综治中心发挥枢纽作用,利用网格群、入户走访等途径调查了解到吉利楼屋顶漏水确实严重,大部分居民要求维修屋顶的意愿强烈。

安居是最大的民生。经街道党工委会商议决定兜底解决老百姓最迫切的民生问题,通过“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方式向区住建局吹哨。恰逢区住建局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为解决吉利楼整体屋顶防水改造提供了机遇,街道积极向区住建局申请立项很快就得到了批复,改造工程随即开工。

沟通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在工程推进过程中,二楼几户居民因在屋顶修建的小菜园被拆除,多次阻扰施工。街道矛调中心立即启动“三室联动”机制,将“民意直通车”开到居民家中,借助“邻里帮帮团”熟人优势与居民面对面沟通,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对居民释法明理,最终完成了老旧小区屋顶改造项目,解决了顶层住户屋顶常年漏水的困扰。

平安是最大的民生。为了让网格密度和警格力度精准对接,让“资源在网格内整合、问题在网格内解决、服务在网格内落实”,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3年,毕家岗街道率先在新建社区成立“警网融合”工作室,由社区聚焦排查易出现隐患的物业管理、邻里关系、民生保障等矛盾纠纷,辖区派出所牵头搭台、全程控场,各职能部门共同研判、定分止争,为社区的精准管理、精细服务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实现了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目标。

为实现从“做群众工作”到“群众做工作”,让老百姓真正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人公。2019年,毕家岗街道成立“邻里帮帮团”矛盾调解组织,并以该组织为圆心,辐射带动各类社会组织承担起补充完善社会服务、发现化解矛盾纠纷的功能,积极引导在群众中具有人气的能人、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等参与人民调解工作。

毕家岗街道“邻里帮帮团”调解室与政法单位开展“普法共建”,充分利用强大政法“智库”为后盾,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普法宣传50余场,受惠人群5000余人,帮助居民逐渐养成“遇到事情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发挥了群防群治“孵化器”作用。

为让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毕家岗街道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围绕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同作战、形成合力的目标,打造“综治中心+”联动机制,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立信访接待、行政调解、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窗口,采用“常驻、轮驻、随驻”等方式进驻综治中心,受理群众来访,现场解答群众咨询,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变“烦心事”为“暖心事”,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切实巩固矛盾纠纷调处效果。

 

(毕家岗街道  代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