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优“一村一品”,书写“振兴答卷”
——八公山镇妙山村获评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
绿树村边合,河水门前绕。漫步在八公山镇妙山村,清澈见底的小溪、绿树掩映下的乡村民宿……让人身处在“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美丽田园之中。近年来,八公山区围绕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建设,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省级试点工作,八公山镇党委、政府抢抓试点机遇,立足村庄整体风貌好、乡村旅游资源好、招商引资卖点好、交通区位优势好、村风民风整体好,着力将乡村民宿作为妙山“一村一品”的标志性产品、旅游富民的战略性抓手、乡村振兴的牵引业态来谋划打造。
明确产业路径,盘活旅游资源。妙山村地处国家4A级风景区八公山地质公园内,位于南塘景区、卧龙湖景区、四顶山景区的核心枢纽位置,距离寿县古城、寿县高铁站、淮南西高速入口均在5公里范围内,交通十分便利。村庄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境内“林密、山秀、水清、村美”,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相对温度大,植被良好,全村森林覆盖率90%以上,适宜种茶,特产野茶“欧里棘”驰名省内外。妙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在镇党委引导下,牵头成立淮南市书茶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妙山民宿等旅游配套设施的开发主体。结合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颁证,整合“三调”“三权”发证及不动产登记成果,登记盘活闲置农房39套,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院落面积5296平方米。
强化规划引领,打造民宿项目。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中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优势主导产业,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八公山镇高度重视 “一村一品”规模化、组织化、品牌化业态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结合《八公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明确提出将妙山村建设成为八公山风景区的住宿、餐饮集散地,突出打造以“书”“茶”为主题的特色休闲旅游小镇,开发建设品质民宿、特色餐饮、农事体验、户外拓展、农特产品电商等多种业态,力争将妙山村打造成为淮南民宿第一村、全省一流的乡村旅游度假地之一。目前已投入运营民宿客房50间,床位100张,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楚风汉韵,典雅别致;建成培训中心一个、农家乐两户,购置2辆景区通勤车,入住民宿客人出入景区免费乘坐,充分满足了风景区配套的住宿、餐饮、会议等需求。营业以来,接纳团建、散客约3万人次,市场反响热烈。
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内外环境。镇村整合资金600余万元,实施游客服务中心及周边环境提质EPC工程项目,为游客提供购票、导览、就餐、休息、观光等服务,打造风景区南门游客一站式集散中心。参照八公山风景区标准,投入150万元对周边整体环境进行美化提升,在重点部位、重要景观安装景观照明;投入50万元设计采购无动力游乐设施,消防设备安装联网。同时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有效结合,以“一点三线一提升”为核心,清运垃圾杂物、清除乱堆乱放、清理破旧广告牌和乱涂乱画、拆除无功能建筑,村容村貌显著提升,妙山村东组、西组入选为2022年度市级美丽乡村自然村。通过民宿配套设施建设、周边环境提质,妙山村已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服务优质的乡村民宿发展格局。
加快主体培育,拓展市场空间。在培育乡村民宿“一村一品”过程中,八公山区按照“根本在特色,做大在规模,做强在品牌,关键在提升”的发展思路,坚持市场导向、农民主体,通过政策扶持、典型引路、能人带领,变政府推动建设为市场引导群众主动发展。充分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利用本村优越的人文自然环境优势,以社会文化人士、具有民宿经营经验的旅游企业为重点,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民宿建设和经营。拓宽民间投资领域,鼓励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固定资产、资金等多种形式入股,提倡“公司、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参与民宿建设和经营。区政府在重大展会、重要会议,为重点品牌、主导产业留位子、给空间,扩大特色产品的品牌影响力。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专业培训,引导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人员等创办乡村民宿实现自主创业。
八公山镇党委书记孙大权说,妙山民宿从最初零散弱小的“凌寒独自开”,到如今带动效应明显的“万紫千红总是春”,离不开村集体组织的创新,离不开民宿从业者的坚守,更离不开省市区各级部门的协调支持,我们将珍惜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的金色招牌,锚定新的目标,谋划乡村民宿提信心、稳经营、保就业的行动措施,不断探索寻找乡村民宿实现价值转化的“金点子”、带动共同富裕的“金钥匙”,汇聚起乡村产业振兴的强大合力。
(区农业农村水利局 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