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解读】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刘斌解读《八公山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日前,我区参考《淮南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对原有预案进行修订完善。最终经区政府审核批准,正式印发《八公山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淮八府办〔2025〕5号)。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刘斌就这个文件为大家进行解读。
问:出台这个文件有什么意义?
刘斌:为了规范八公山区有关涉灾单位救助工作程序和工作职责,提升八公山区自然灾害救助能力和水平,高效有序应对发生在八公山区行政区域内的各类自然灾害,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问:能更具体一点的解释吗?
刘斌:首先在灾害发生后,指挥体系能迅速激活,信息报告渠道畅通,响应分级启动及时准确。灾情核查评估科学有效,救灾款物调配精准高效,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得到及时满足。
其次各镇街、各部门在区安防委统一指挥下,能职责清晰、配合紧密、行动协调。资金、物资、通信、装备、人力、科技等各项保障能措施到位,满足不同级别灾害救助需求。
最后灾后过渡期生活救助、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冬春救助等后续工作能有序衔接,受灾群众生产生活能逐步恢复。
问:这个文件挺长的,它的主要内容能介绍一下吗?
刘斌:按照省、市相关工作要求和预案内容,我区预案正文分总则、组织指挥体系、灾害救助准备、灾害信息报告和发布、分级响应、灾后救助及恢复重建、保障措施、附则、附件9部分,就主要内容我简单解读一下。
(一)明确部门职责。进一步对我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涉及的有关单位进行了明确的分组,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规范八公山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流程,提升八公山区自然灾害救助能力。
(二)规范灾情报送。细化了乡镇街道、区直涉灾单位灾情信息统计报送、核查评估、会商核定和部门间信息共享等工作,增加了在特殊紧急情况下(如断电、断路、断网等),可先通过卫星电话、传真等方式报告,后续及时通过系统补报等内容。
(三)规范信息员培训。预案中明确了灾害信息员培训人群、培训次数、培训范围,引入表彰通报、考核制度,进一步提升八公山区灾害信息员责任意识和灾情管理能力。
(四)完善流程图表。《八公山区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在修订过程中基于一、二、三、四级应急响应启动条件流程,设计了启动流程图,更清晰直观的显示启动流程和步骤,便于预案的启动、实施。
问:下一步对于文件的实施有什么打算?
刘斌:预案中修订和完善了资金保障、物资保障、人力资源保障、社会动员保障、科技保障、宣传和培训等保障措施内容,细化了各项保障措施,确保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下一步关键在于抓好宣传培训、配套细化、应急演练和各项保障措施的落地落实。
政策咨询渠道:
解读机关:八公山区应急管理局办公室
联系人:周利
联系方式:0554-561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