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八公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八公山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3-24 11:33信息来源:八公山区人民政府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一、 制定背景及依据​​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参考《淮南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结合八公山区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对原有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    二、 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一是新修订的《八公山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结合我区实际,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公益性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协调联动的救灾格局。

二是强调灾情信息报告的及时准确全面,响应启动的量化标准,救助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确保自然灾害发生前有预警,发生时有救灾,发生后有救助,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三、 研判和起草过程​​

分析评估八公山区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风险及其潜在影响。梳理总结近年来区内外(特别是本区)自然灾害应对中的经验与不足。

由区应急管理局(区安防委办)牵头负责起草。在修订过程中,征求了区安防委各成员单位(如发改、财政、住建、消防、农、卫健、自然资源、民政、科工等)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充分会商协调。

经过多轮修改完善,最终形成送审稿,报经区政府批准后印发实施。

​​    四、 工作目标​​

高效有序应对发生在八公山区行政区域内的各类自然灾害,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一是灾害发生后,指挥体系能迅速激活,信息报告渠道畅通,响应分级启动及时准确。灾情核查评估科学有效,救灾款物调配精准高效,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得到及时满足。

二是各镇街、各部门在区安防委统一指挥下,职责清晰、配合紧密、行动协调。资金、物资、通信、装备、人力、科技等各项保障措施到位,满足不同级别灾害救助需求。

三是灾后过渡期生活救助、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冬春救助等后续工作有序衔接,受灾群众生产生活逐步恢复。

​​    五、 主要内容​​

按照省、市相关工作要求和预案内容,我区预案正文分总则、组织指挥体系、灾害救助准备、灾害信息报告和发布、分级响应、灾后救助及恢复重建、保障措施、附则、附件9部分,现将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明确部门职责。进一步对我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涉及的有关单位进行了明确的分组,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规范八公山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流程,提升八公山区自然灾害救助能力。

(二)规范灾情报送细化了乡镇街道、区直涉灾单位灾情信息统计报送、核查评估、会商核定和部门间信息共享等工作,增加了在特殊紧急情况下(如断电、断路、断网等),可先通过卫星电话、传真等方式报告,后续及时通过系统补报等内容。

(三)规范信息员培训。预案中明确了灾害信息员培训人群、培训次数、培训范围,引入表彰通报、考核制度,进一步提升八公山区灾害信息员责任意识和灾情管理能力。

(四)完善流程图表。八公山区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在修订过程中基于一、二、三、四级应急响应启动条件流程,设计了启动流程图,更清晰直观的显示启动流程和步骤,便于预案的启动、实施。

​​     六、 创新举措​​

(一)强化“防抗救一体化”理念明确将“平战结合,推动防抗救一体化,强化灾害全过程应急管理”作为核心工作原则,并在“灾害救助准备”章节具体落实预警响应联动机制。

(二)细化分级响应量化标准对四个级别的应急响应设定了清晰、具体的量化启动条件,操作性极强。

(三)优化应急指挥架构明确启动二级以上响应时成立8个专项工作组,分工明确,责任到具体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确保高效协同。

(四)规范灾情信息管理强调“先报后核”原则。建立区级因灾死亡失踪人员信息比对机制。严格执行灾情“24小时零报告”和核定制度。明确灾情会商核定机制,确保口径一致。对干旱灾情报送有特殊规定。

(五)突出科技支撑明确提出利用无人机探测、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构建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决策体系;强调建立基于风险普查成果的风险区划图;要求完善应急广播和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七、 保障和下一步措施​​

预案中修订和完善了资金保障、物资保障、人力资源保障、社会动员保障、科技保障、宣传和培训等保障措施内容,细化了各项保障措施,确保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下一步关键在于抓好宣传培训、配套细化、应急演练和各项保障措施的落地落实。

    正在更新中...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