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八公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八公山区“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一、起草背景及依据
为全面提升我区肉牛产业综合生产能力、供应保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的意见》(皖政办〔2023〕11号 )和《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南市“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淮府办秘〔2023〕5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有利于促进肉牛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保障提升全区秸秆饲料化和肉牛产业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水平,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农业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促进我区乡村振兴和肉牛产业振兴。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结合我区实际,八公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起草了《八公山区“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于4月9日-5月9日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初稿形成后,书面征求了发改委、教体、科经、财政、人社、市场、数据、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9家相关部门和各镇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八公山区“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实施方案》,后提请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于5月23日印发《八公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八公山区“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淮八府办〔2024〕14号文件。
四、工作目标
积极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不断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农业绿色发展。
五、主要内容
(一)总体要求。到2027年,秸秆饲料化利用量占利用总量达25%左右,肉牛饲养量达0.31万头,其中出栏0.16万头,肉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0%。到2030年,全区秸秆饲料化利用量占利用总量达40%左右,全区肉牛饲养量力争达到0.35万头,肉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5%,引入或培育超亿元以上的牛肉汤企业1家,肉牛全产业链产值达10亿元。
(二)重点任务。包括实施饲草饲料供给保障提升行动、实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行动、实施规模养殖体系构建行动、实施肉牛屠宰加工能力提升行动、实施品牌创建与市场拓展行动、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升行动、实施肉牛疫病防控能力提升行动、实施肉牛产业发展提升行动、实施肉牛产业数字赋能行动、实施肉牛产业招大引强行动等十个方面。
(三)保障措施。包括成立区“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工作专班、建立肉牛政策性保险机制,出台肉牛保险政策,设立肉牛特色农产品保险(保费不超过500元/头,各级财政补贴保费的80%(其中省级财政保费补贴比例为40%,市辖区市级财政保费补贴比例为24%、区级财政保费补贴比例为16%),养殖场(户)自缴保费的20%)、加强用地服务保障、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五个方面。
(四)附件。即:八公山区“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工作专班组成人员和各镇肉牛产业年度发展目标。
六、创新举措
《八公山区“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的实施方案》根据“市场主导、政策引导、防疫优先、绿色发展”基本原则,以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绿色发展为路径,大力支持我区肉牛养殖、繁育、加工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细。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
加强统筹领导,组建区“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工作专班,设在区农业农村水利局,承担具体工作。各镇人民政府结合实际任务,推进重点工作落实。
八、政策咨询渠道
咨询机关:区农业农村水利局
联系人:黄子腾
联系方式:0554-5651621